【三夏榜样 前行力量】屈连成:老主任变身修理工 亲自上阵迎战“大三夏”

来源:三河农场有限公司作者:发布时间:2019-06-13浏览次数:10907


 6月9日下午18:44分,随着年久失修的水泵涌出滚滚水流,因持续修理了6个多小时而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此刻站在水泵前的“修理工”正是潘庄生产区主任屈连成。

年久失修的泵出水了!供水时间提前了三天。

生产区主任跑来修水泵,这是为什么?屈连成讲述了这个泵的历史背景:这个泵站是个私人泵站,有两个泵,其中一个长久未使用,故障较多,已经年久失修了,另一个在使用的泵要为1555亩田服务。屈连成刚来潘庄时,就关注过这个泵站,但是泵站主人不愿意回来修理。往年还可以勉强使用,而今年因为天气干燥,加上配套设施老旧,如果这个泵不修好,跟不上供水速度,还很有可能与农户之间因为争水产生不和谐。

 “六月栽秧赶上趟,要争早。”屈连成9日上午再次联系泵站主人,态度坚决要求修理。多次沟通后,泵站主人依然是放任不管的态度:“要修你们自己修,修好了你们就用。”屈连成坐不住了,吃过午饭他就往泵站跑:“战机不能延误,自己修!规模体负责人们都太忙了,我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我有30多年生产队经验,对这些是有了解的。于是就自己上了。我提前联系了熟悉泵站的人过来修理,可是修了5个小时修不好,他们都放弃了,全部走了。我不服气,坐在泵站旁边生气。琢磨了半天,我终于找到了毛病在哪里……我用手下去把泥抠出来,终于出水了。这几个小时算是没白干啊。农户们也高兴地不行,修好这个泵,解决了大问题。保证了上水速度,避免了农户与集体田之间的矛盾,至少将供水时间提前了三天。”

 屈连成说我们不容易,农户们也不容易,泵站修好了,大家都好。大家都在忙,我也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

“大三夏”新挑战,老主任深感任重道远。

 “前天早晨洗头,发现这里的头发白了”屈连成指着右侧的头顶说,“压力大,真的大。今年的‘三夏’与以往不同,农发公司提出了‘大三夏’,不仅要做好‘夏收夏插夏管’,还要做好农服和质控,困难大,但是意义深远,这是我们的共识。今年面临着特殊的气候,形势严峻,我们力争早、抢季节,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去干,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潘庄的团队在屈连成的带领下,也是一个极具战斗力、凝聚力的队伍。前两天,二大队凌士兵为了抢战机,将自己家鱼塘的泵搬到田里,明天(11日)就可以栽秧了。赵建忠考虑到另一个规模体更需要用水,自己的秧田用浇水的方式解决了用水问题。虽然自己增加了一些工作量,但是保证了生产区整体的效益。

潘庄存在一些历史问题,妥善处理群众问题很关键。屈连成常对潘庄团队说一句话“公生廉、廉生威,新时期的干部威信从哪里来?对待老百姓要公正、要廉洁,自然而然威信就来了。”他说想要做好基层的农业工作,首先要有过硬的能力,同时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岗敬业的、干事业的激情。

从事农业生产30多年,1983年就做了队长的屈连成,出身军垦家庭,有着深深的农垦情节,对土地充满了感情。三夏大忙开始,屈连成就每天早晨6点钟把所有规模体跑一遍:“我们的苏垦农发正在提档升级、快速发展,不允许我们有半点疏忽。我作为一个中层干部,潘庄这个团队的班长,我深感压力大。我感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做,来不及做。还有17个月我就要从岗位上退下来了。我会尽力去做,站好最后一班岗。”

17个月,未完待续的工作日记,不竭的工作激情。

出发去田间前,屈连成说还有件事情要做。说罢,他在办公桌前坐下,拿出一个小本子,写下“6月10日……”。屈连成说他在记录今天的三夏工作日记,从大队长时期开始就坚持每天写工作日记,他说这上面记录着每天的生产情况,出现的问题。随后他翻出了另一个本子,“2015年三夏工作日记、2015年三秋工作日记、2016年三夏工作日记……”,满满的两大本,密密麻麻的字。我开玩笑地说:“这可是宝贝呀,您退休了这个传给谁呀?”“他们小孩子早就预定下来啦。”屈主任指指隔壁,“我退下来了以后,就给他们拿去看。”

 “这本子都记完了,所以换了本新的,现在新的也快用完了。”屈连成一边翻着空白的几十页纸一边自言自语,“不用换新的了,剩下的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