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三河各农业生产区麦田里,一架架植保无人机在操作人员的遥控下,精准地将叶面肥、农药均匀地喷洒在小麦植株上。这是今年该场小麦抽穗扬花期“一喷三防”工作中科技助力农业管理的生动场景。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一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节点。为确保小麦稳产高产,三河及时对小麦开展“一喷三防”管理作业,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从该场农业中心获悉,今年采用的植保无人机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省时、节约成本等显著优势,一架植保无人机每天可作业1000亩左右,其喷洒的药液雾化程度高,能够均匀覆盖到小麦植株的各个部位,有效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和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科学精准防治,三河农业中心在“一喷三防”作业前,利用无人机对在田小麦进行了巡查,每块麦田长势情况均可在苏垦农发智慧农业平台看到。农业中心技术人员根椐每块小麦田间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一喷三防的防治适期和配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防治。
4月18日下午,在潘庄生产区田间,只见无人机操作手要李泽宇根椐农业中心提供的小麦田间生育期和病虫发生信息,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亩用药量等进行精确输入,随后,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两道白色的雾线均速向前推进。而此时,在三河农业中心的办公室里,副主任卜晓平正坐在电脑前,通过智慧平台,实时掌握植保无人机在田间的作业情况。卜晓平说,“通过这个智慧平台,可以实时查看无人机在田间作业速度、肥药亩用量以及飞行速度、喷幅行间距等,如发现问题,可随时与植保无人机操作手联系调整作业,保障“一喷三防”作业达到最佳效果。”
科技赋能小麦“一喷三防”,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少产量损失,还能降低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目前,三河4万多亩小麦抽穗扬花期“一喷三防”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科技的力量正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