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河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的基层治理模式,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组建4支老党员志愿队,参与居民区环境卫生治理、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使居民区环境由“脏乱差”逐步转变为“洁净美”。利用广播、画廊、微信群等阵地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宣传,鼓励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活动,营造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良好志愿服务氛围。聘请老党员作为党风廉政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对在职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并做好“传帮带”工作,使青年志愿者学有榜样。
常态化开展主干道两侧绿化带杂草拔除、公园杂草杂物清理,拆除居民区旱厕、无人圈养猪圈、常年不烧的草堆等美化环境服务行动,降低环境整治支出。依托网格建立融合调解机制,网格员、党员及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入户调解矛盾,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实现“小事不出居委会、大事不出场”的工作格局。开展“寒冬送温暖,志愿我先行”“翰墨飘香迎新春,健康快乐度佳节”“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初心不忘感党恩,夏送健康进社区”、“爱在中秋佳节,情暖特困家庭”“关爱老年人,健康光明行”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活动志愿者达2000余人次,协调爱心企业向困难职工居民发放慰问品近2万元。构建文化活动矩阵,组织开展“情暖中秋,爱在重阳”文艺汇演、全民K歌大赛、道德讲堂等活动,推动乡村治理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了场风民风的根本好转。